2014年我國工業硅的經濟運行情況
受國內需求和對外出口均大幅增長、產業轉型和技術升級正加速推進的雙重利好支撐,2014年我國工業硅行業運行良好,不僅產量、消費量和凈出口量均創下歷史最高水平,而且產業布局、產品質量、技術裝備水平等體現行業發展質量的重要指標均有顯著改善。但是,整個行業回暖也刺激了投資熱潮,我國工業硅行業要警惕由于新一輪投資過熱對行業造成的不利影響。將其總結為以下幾點:
1.工業硅產量大幅增長
截止2014年底,我國工業硅總產能385萬噸/年,但因枯水期影響的工業硅產能為120萬噸/年,全國工業硅有效產能為265萬噸/年。當年我國工業硅產量為170萬噸,有效產能利用率為64.2%,處于工業硅行業中的較高水平。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截止2014年底,我國工業硅產能共計385萬噸/年,較2013年底增加5萬噸/年,其中新增產能為15萬噸/年,被淘汰的落后產能為10.6萬噸/年。當年,我國共生產工業硅170萬噸,較2013年的145萬噸大幅增長1702%,再創歷史新高。
隨著新疆工業硅產能和產量的繼續提高,我國工業硅行業布局正進一步向擁有低價能源的地區集中。截止2014年底,我國工業硅前三大生產地區云南、新疆和四川的工業硅產能共計225萬噸/年,占全國總國總產能的58.4%。當年,三大地區共生產工業硅10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58.8%。三大地區于2014年增加產量15萬噸,占全國總增量25萬噸的60%,是推動我國工業硅產量提高的主要支撐。
2.工業硅出口量創歷史新高
2014年以來,出口關稅取消后的利好效應繼續支撐著我國工業硅的出口。同時,在國際多晶硅、有機硅領域需求快速增長以及巴西因召開世界杯而導致工業硅產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我國工業硅出口量較2013年的70.4萬噸大幅增長23.9%,達到87.1萬噸,首次突破80萬噸,創下歷史新高。
從2013、2014年工業硅出口數據上看,日韓及歐洲工業硅需求明顯增長是拉動全年出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2013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回暖,日本鋁合金行業、韓國多晶硅行業及歐洲化工需求全面增長,有力支撐了國內工業硅出口市場。
3.多晶硅領域支撐我國工業硅需求顯著增長
2014年,在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產業面臨升級轉型壓力的背景下,鋁合金和有機硅等工業硅傳統消費領域的需求增速進一步放緩,但是,得益于國家大力發展光伏產業的政策支持,多晶硅市場產銷兩旺,對工業硅的需求增長顯著。
據硅業分會統計,目前我國工業硅下游主要消費企業約為60家左右,2014年工業硅消費量超過3萬噸的企業共有7家。除江蘇中能硅業及新格集團外,其余消費商(道康寧張家港公司、江西星火有機硅廠、合盛硅業、浙江恒業成有機硅和山東東岳集團)均為有機硅廠。前七家企業工業硅消費量共計35.9萬噸,占國內消費總量的42.8%。由道康寧及瓦克聯合投資的張家港工廠為目前國內工業硅消費量最高的企業,2014年消費量達9萬噸,占國內總消費量的10.7%。
4.工業硅均價繼續上揚。
2014年,我國工業硅產量同比增長17.2%至170萬噸,消費量同比增長14.8至83.8萬噸,出口量同比增長23.9%至87.1萬噸,供應總體短缺9000噸,消費增長及市場去庫存化支撐著我國工業硅價格繼續上揚。全年我國553工業硅均價為12466元/噸,同比上升8.5%;3303工業硅均價為14041元/噸,同比上升11.4%;2202工業硅均價為14902元/噸,同比上升11.9%。
在價格上揚的同時,2014年我國工業硅價格波動范圍明顯收窄,價格穩定性較前幾年大幅增強,企業持續獲利性增強,更加有利于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工業硅產業的發展趨勢
1.工業硅產業向新疆轉移趨勢明顯
由于新疆地區擁有較強的能源優勢,工業硅投資熱情持續高漲。據硅業分會統計,截止2014年底,新疆地區工業硅產能達到65萬噸/年,占全國有效常能265萬噸/年的24.5%,即四分之一。而且,當年新增產能5萬噸/年,占國內新增總產能15萬噸/年的三分之一。值得關注的是,截止2014年底新疆仍有4個在建項目,預計新增產能31.8萬噸/年。項目全部建成后,新疆工業硅產能將達到96.8萬噸/年。隨著產能的逐漸釋放,未來新疆工業硅產量將逐漸接近云南。
2.新建項目裝備升級配合節能降耗
近幾年來,我國新建工業硅項目大多為2500KVA以上的大爐型,在建的也都為大爐型。截止2014年底,國內大爐型產能為70萬噸/年,占全國有效產能的26.4%。預計未來兩年新疆、云南地區還將有一批新建的大規模項目陸續投產,其產能有望突破100萬噸/年。在生產裝備不斷提升的同時,企業開始注重節能降耗。2014年,包括云南永昌硅業、茂縣潘達爾硅業等多家大爐型企業已經應用或計劃建設余熱發電。同時大爐型采用全煤生產和新型還原劑工藝也已經實現突破,整個產業裝備和技術升級趨勢明顯,生產經濟指標進一步優化。
3.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從產業集中度來看,2014年我國前10大工業硅生產商產能為95萬噸/年,占全國產能的25%。產能達到51.9萬噸,同比增長22.1%,產能占全國的30.5%,且多數企業以生產化學級工業硅為主。其中前四大企業合盛硅業、三新硅業、云南永昌、藍星硅材料產能占全國產能的20%、產量占比24%,工業硅行業集中度繼續提升。
來源:硅業在線贏硅網